专访电视剧《熟年》主创:用真实引共情,以成长诉温情
面临家庭、工作等诸多危机时,该如何坦然应对熟年困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正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电视剧《熟年》向观众表达,所谓步入熟年不是故事的尾声,而是故事的开始,每个人都风光正好。
电视剧《熟年》由作家伊北原著小说改编,由刘新担任导演,由张国强等众多实力演员集结参演。该剧落点于生活话题,处处具有真实的质感,剧中的倪家几代人通过不同的视角,共同打开中国式家庭的温情与悲喜。
主创们想通过这部剧传达关于人生的何种思考?剧中人物又是如何做到让观众大呼“太真实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朝花夕拾》节目专访电视剧《熟年》导演刘新、主演张国强,听他们聊聊正值“熟年”的创作感受与角色体验。
真实与温情兼具,《熟年》内核引共鸣
记者:刘新导演,这段时间,您执导的电视剧《熟年》成为了热门话题,频频上热搜,其中的一个核心话题就是“真实”,观众们甚至对于剧中人物都产生了一些真情实感的反应。近年来,现实主义题材的影视剧尤其受到观众欢迎,能否说,只要做到“真实”,现实主义题材就能呈现出好的品质?经过对这部戏的执导,您有什么新的思考?
导演刘新: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之所以越来越受欢迎,是因为这类题材能够展现当下的社会话题,直击痛点,触动观众。不仅如此,它还蕴含着社会主流思想,能够为观众传达正确的价值观,更好地引导观众。
我认为《熟年》是真正全方位地展现了我们家庭生活中的人物经历和真实的经济生活,才会引起更多观众的共鸣。同时,我们也在传达家庭的温暖、亲人的陪伴与自我的成长,希望观众们能从中有所感触。
现在《熟年》仍然在热播中,后面也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故事,比如大家喜欢的二琥和伟民,他们最精彩的戏就在最后几集,所以也希望观众们能够继续关注下去。
导演刘新迎创作“熟年”,坚持价值表达
记者:您年少时就参演了《花枝俏》《一盘没有下完的棋》这两部影片,这对您之后的艺术道路有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导演刘新:我记得在40多年前拍摄《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时,有一场戏是孙道临老师和日本的三国连太郎老师下棋,一个人说中文,一个人说日语,实际上语言是最大的障碍。但是我在现场感觉到,他们并不是用语言在交流,而是用灵魂在沟通,贡献出了一场绝佳的表演。从那一刻起,我就对表演充满了敬畏,意识到演员这两个字充满了分量。我也明白了在以后的创作道路中艺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记者:一转眼40多年过去了,您也进入了所谓的“熟年”。对于“熟年”这个词,您接受起来有没有什么障碍?
导演刘新:没有什么障碍。因为人生每一个阶段都在成长、成熟。对于今天的我来说,还是希望继续学习,与时俱进,争取创作更多没有尝试过的题材,将更多更好的戏呈现给观众。
记者:盘点您的艺术道路,这些年来您的创作道路非常宽广,囊括都市、爱情、古装、战争等。这其中是否有您一以贯之的艺术标准?
导演刘新:我注重的还是表达。无论是什么题材的作品,都要通过作品传达核心价值,内核的表达是我注重的最重要的标准之一。也就是说,每一部作品的呈现都要注重三观的正确性,要有思考,有引领,给观众以启迪,对我个人来说也是自我成长的表达。
记者:就像您刚才谈到的,“活到老学到老”。在《熟年》之后,有更多的观众开始关注到您,您对以后的创作有怎样的打算?
导演刘新:我刚拍完一部12集的悬疑类剧集《不可告人》,目前已经进入到后期剪辑阶段。
张国强迎角色“熟年”,反差塑造获认可
记者:国强你好,你这次在《熟年》中饰演倪家老大倪伟民,他是一位老实忠厚的厨师,是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的长子,形象憨厚质朴,细致入微,孝顺有担当。这些都让观众有一些意外,和你一直以来的角色有反差。是什么原因让你接了这样一个角色,有没有什么细节故事给我们讲讲?
演员张国强:说起来还真是有故事的。这个角色最开始考虑了很多演员,后来在拍摄时刘新导演说,有一天他开车时问执行导演陆建明,你觉得谁来演倪伟民,建明就回答说张国强,导演还愣了一下。
因为当时二琥这个角色已经定了丹丹姐(宋丹丹),所以他们一直在找一个年龄段比较接近的演员来演大哥这个角色。我和丹丹姐差了9岁,很多人就可能觉得年龄段不合适。
进组拍了几天戏之后,导演私下里跟我说,丹丹姐夸你说,张国强演得真好。这就给了我一种信心,因为丹丹姐气场挺强大的,而我们又能搭档得很默契。拍完之后平台看了也特别满意,因为他们一开始也没有想到用我来演这个角色。所以我觉得能得到很多人的认可,包括丹丹姐和平台,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
记者:提起国强演这个角色,大家为什么一愣呢?因为你以前的军旅形象占太多了。
演员张国强:是的,有《士兵突击》里的“钢七连连长”,《我的兄弟叫顺溜》里的陈大雷,《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迷龙,《三八线》里的志愿军战士,不仅如此,还有小偷、盲人……然后就是这次突然的大幅度转变。我觉得可能我已经到了演爸爸的时候了,于是演《熟年》了。
我觉得自己把演员作为职业,是到一个年龄段就说一个年龄段的话,有演很多不同角色的可能,这种塑造是很开心的。我依然相信演员是要塑造角色的,我就想一直不断去挑战、去塑造。
从生活中汲取人物特质,“拿捏”真实感
记者:年龄的增长会让你对这个角色的理解变得更深刻吗?比如年轻的时候把倪伟民这个角色交给你,你可能会觉得他太窝囊了,演起来没啥挑战,现在你可能不会那么想了。
演员张国强:我觉得剧中每一个角色都在生活中特别多。倪伟民身上有生活中我爸爸的影子,也有别人爸爸的影子,我都是在生活中接触到了之后,把他们身上共性的东西吸收过来消化掉,再揉到倪伟民这个角色里面。
很多人看《熟年》都会有共鸣点,就是因为我们展现出的东西是非常贴近生活、非常真实的,会让观众角色就在演他家里真正发生的事,观众评论会说“太真实了”“太像我们家大哥哥了”,甚至有点“上头”。我都很少看自己演的戏,但我自己看着也会被吸引,这是一件挺奇妙的事情。
记者:我看过一个评论说,以前没注意到张国强的眼睛那么大。他的意思是你的眼神里面内容特别多、特别准,一看就是生活当中的普通人,而不是一个军人。你怎么看?
演员张国强:他们是说对这个角色的拿捏。我觉得用“拿捏”来形容我演的倪伟民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无论是说话的声音、台词的节奏,还是形体和神态,我都做出了一个大的改变。其实去调动身体的所有部位参与角色塑造,把它变成另外一个人物是挺难的,在那个人物里生活非常奇妙,这是我作为一个演员感到特别开心的部分。当我看到有人说太像了,或者说他跟原来的角色不一样,我就特别开心,觉得自己没有辱没演员这两个字,没有辱没表演。
记者:你将来有没有做导演的打算?
演员张国强:我没有。现在有很多圈内的导演,包括年轻的一代,他们的创作理念和思维远远超越我。我觉得我还能在表演的路上继续往前走,希望能碰到更多好的导演,去塑造完全不同的角色。
记者:对,比如说谍战剧里面特别阴郁的角色,你还确实没展现过。
演员张国强:我觉得我塑造角色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离不开人,需要让观众去真正相信这个人物。以谍战剧为例,那个真实的年代远远比现在谍战剧里所展现的更紧张刺激。我现在正在拍张黎导演的《哈尔滨一九四四》,演的是一个地下交通站站长。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在那样危险的环境下不断输送情报,我觉得真的非常伟大。
监制:郭静 李谦
记者:苏扬
编辑:王鑫 蒋文月
标签: